各单位:
为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已启动2026“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取“项目制”申报。各单位先行申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及各项目选派类别与规模,项目单位按照获批项目及人选条件选拔推荐人选,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录取后派出的模式实施。
原则上每个获批项目可连续获得资助3年,执行期内累计选派一般不超过20人。本项目选派类别为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各单位可结合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需求,依托与国外院校开展的人才培养合作渠道,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项目。同一项目可包含多个留学身份,留学人员可派往不同国别或单位。
项目实施办法详见《2026年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https://www.csc.edu.cn/article/3781)。
二、项目支持对象
(一)主要支持研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重点支持高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优先支持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备案中心申报,特别是以上基地及中心研究人员带课题出国调研、研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加强国别区域研究。选派拟作为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后备人才培养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包括硕博连读),选派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出国进行联合培养。
(二)重点资助国别和区域研究各相关专业,既支持针对同一对象国或地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协调合作的研究,也支持针对同一学科背景但在不同对象国或地区之间协调合作的研究。
(三)申报项目合作双方应有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前期合作与交流基础,原则上应签有尚在有效期内的合作协议,每个申报立项项目的外方合作单位至多不超过5个。
三、申报流程
(一)本项目采取“先立项,后选拔”的项目制选派模式,申报主体为单位,各单位先行申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资助项目。项目评审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部分,通过初审的项目将另文通知参加复审(现场答辩)。通过复审后的项目即可立项,项目单位按照获批项目及人选条件推荐人选,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国家留学基金委仅做抽审复核,亦不再组织专家评审,审核无误后录取派出。
(二)请有申报的单位于2025年9月15日(周一)之前,按照《2026年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及说明》(https://www.csc.edu.cn/article/3784)准备项目申报材料,并将以下3个申报材料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shizi@smu.edu.cn,纸质版报送至学校行政楼429办公室。
1.与国外单位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外文版扫描件(PDF)
2.项目申请书word版和盖章版(附件1,此版本为校内使用的参考模版,后续需同步在国家系统电子填报,并确保线上线下内容一致)
3.申报项目汇总表excel版和签字盖章(附件2)
(三)经学校审批通过后,相关二级单位作为申报个体申报,完成网上注册及材料上传工作。在线申报要求和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四)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于2025年12月底前公布获批项目。结果公布后,各立项单位统一组织被推荐人选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报名。第一批人员申请时间为2026年3月10日0时-21日14时,第二批人员申请时间为9月1日0时-11日14时。
四、其他具体信息请登录“2026年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专栏”(https://www.csc.edu.cn/chuguo/s/3780)查看。
附件:1.项目申请书
2.申报项目汇总表
南方医科大学人事处
2025年8月9日
(联系人:唐琬瑜,联系方式:61648070)